用力哭、用力笑、用力生氣,用力在擔當中超越自己(劉安婷)
第1頁(共1頁)
用力哭、用力笑、用力生氣,用力在擔當中超越自己(劉安婷)
用力哭、用力笑、用力生氣,用力在擔當中超越自己
- 2014-08 Cheers雜誌167期 作者:盧智芳
相關關鍵字: 超越自我 青年議題 Teach for Taiwan 劉安婷 生涯 創業 人生
圖片來源:廖祐瑲
採訪劉安婷,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她的熱血和抱負,反倒是一雙澄澈眼睛中透出的深思和自省。偶爾在思考答案時,她會歪著頭、瞇起眼睛,提醒起旁人她只是個24歲的大女孩;除此之外,說話的字裡行間早已脫去初生之犢的單純銳氣,承載的滿滿都是奮鬥以後的痕跡。
台中女中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,劉安婷的求學歷程堪稱是典型「好學生」軌跡。但在普林斯頓的4年中,她踏上非洲大陸的迦納、拉丁美洲的海地、東南亞的柬埔寨,一段段擔任志工和老師的歷練,改變了她對教育、夢想和人生的定義。去年她決定放棄在紐約顧問公司的高薪職務,回台發起NGO組織“Teach for Taiwan”(為台灣而教)。
Teach for Taiwan的出發點,是「一個方案解決兩個問題」,號召年輕人投入偏鄉地區教育,同步改善青年就業和教育資源城鄉鴻溝的難題。在創建組織和推動理念間奔走,這一年來,劉安婷瘦了10公斤,但Teach for Taiwan也在她的努力下,慢慢成了一個有號召力的標誌。
最近,劉安婷把鋪陳出這一切的足印,記錄成《出走,是為了回家──普林斯頓成長之路》一書。書完成了,但劉安婷的志業,顯然才正要開始。下一個迎面而來的問題或許是:回家,又是為了什麼?
「當然希望透過現在做的事帶來改變,但其實這只是為未來暖身,」劉安婷這麼說。「如果年輕時就選擇保護自己,不去承受還可以承受的一些微小責任,那等年紀大了,真的需要我們這一代決定時,只會更逃避。」
當然前面的路還很長,然而在這一代台灣年輕人的隊伍中,劉安婷已經是個值得為她感動、加油的身影。
今年以來,青年議題成為台灣社會關心的核心,妳怎麼看自己和妳這個世代?
這個世代有很多不一樣的人,但要我說共通點的話,我覺得現在似乎是一個能量到達沸點的時候,而這個能量可以往正的方向走,也可以往負的方向。如果沒有一個平台讓它灌輸到需要的地方,很可能變成抱怨、負面的反動。身為其中一份子,我希望讓這股能量成為我們的優勢,而不是包袱。
包括我現在做的事,一開始也很擔心,到底響應的人會有多少。但我後來發現,我們遠遠低估了這一代年輕人的使命感,像今年的8個名額,竟然有將近200人來爭取。這並不是個傳統價值觀中很有成就、很值得爭取的工作,可是顯然價值觀正在轉變,而我很幸運,可以參與。
觀察這些新夥伴,妳覺得大家想追求什麼?
今年1月,我們派下去第一位老師,是個台大機械系的大男生Jacky。他就是個典型有使命感、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年輕人。他原本不被期待走上這條路,但是既幸運又不幸地認識了我,於是成了先鋒老師,被派到台南鹽水一所小學任教。
他們想追求什麼?我沒有答案。每個人想找的都不同。可是,我記得有一天他收到一封「小情書」,上面歪歪斜斜用注音寫著「老師,我的國語考81分」,左上角還貼了4張貼紙。這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有過動症、來自新住民家庭,本來老師都快要放棄他了。但是Jacky去了之後,指派他當體育股長,給了他信任和責任,孩子開始喜歡上學,國語一有進步,迫不及待,馬上把從國語老師那邊得到的貼紙獎品當成禮物,送給Jacky謝謝他。結果,當場我看到這個22歲、190公分高的大男生,捧著這張紙痛哭流涕。
他對我說的一句話,讓我印象深刻:「我有很多第一名獎狀和亮麗的成績單,卻沒有任何一張帶給我像這樣的成就和滿足。」我想,他找的是一種新的對成功的定義,對於怎樣是一個有成就、有影響力的人,有了跟過去完全不同的看法。
妳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對這些問題的思考?包括開始探索想要什麼,或認識自己?
我沒辦法講是什麼時間點,但我在自己身上清楚看見父母的影響力。
我媽媽常跟我說:「人生不帶來、死不帶走。妳要知道,妳要留下的是什麼。」
以前,她常常會在考試前一週,拉我去陽明山擎天崗,不准我只顧著讀書。因為她覺得考試成績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份,不能從小就沉浸在裡面。現在我是個工作狂,常常一頭栽入工作就昏天暗地,她仍然覺得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,所以還會再拖我出去,再看些不一樣的事情。因為我的父母就是常常這樣思考的人,所以我從小也會問自己這些問題,就像是DNA。
即使是這樣,妳在人生中都沒有困惑過?
有啊(笑),困惑的時間比確定時間來得多吧。
困惑什麼?
其實到現在也是一樣,我到底能夠真正發揮的影響力在哪裡?我在世界上是什麼樣的角色?怎麼做才能幫助最多人,也幫助我自己?都還沒有解答。
不過,在某個時間點上,我也意識到人生沒有解答是可以的,可以跟很多問題和平並存。而且到我死的那一刻,我相信我還是會有很多問題,因為那代表我還有好奇心、對生命還有熱情。所以硬要說的話,每個時候,我都在困惑。
投入這份工作帶給妳的最大轉變是什麼?
我變得更常哭、也更常笑。因為我的工作是如此貼近我的生命想探索的東西,所以每個感動、滿足和挑戰都很真實。
過去這一年,我累積了好多生命故事,是我所珍藏的寶藏。當我的故事愈多,勇氣也愈來愈多,對於「不可能」的標準,也愈拉愈高。這是很幸福的事。
也有失望跟憤怒的時候?
數不清(笑)。但反彈力也是這樣磨出來的,我相信的不是天真的樂觀,而是抓住希望、正向去面對事情的能量。
所以,憤怒時我會用力哭、用力生氣,但是哭完、生氣完,我要學會兩個功課:一是饒恕這些誤會我、傷害我的人,要放下,不然這些「不饒恕」,可能會成為毒根,讓我心裡有怨懟。
第二,是我不可以自責。自責和反省不同,我當然可能犯錯,但我要做的,是反省它,以至於未來可以做得更好,而不是不斷活在自責的循環裡,它只會消磨我的能量。
我聽過一個專門走鋼索的表演者說,他能走過去,最重要的祕訣是只看前面,絕對不看下面。很多時候我會害怕、生氣,是因為我看到下面,所以要趕快把自己拉回來,專注在前面的目標上。對我來說,就是重新回到孩子的身上。
有過後悔的時候嗎?
有,只是這後悔是短暫的,來自當下的情緒。
比方去年12月我在TED×Taipei的演講被上傳,我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「網路酸民」。雖然大部份人都給我正向的鼓勵,但是那些捏造的評語、人身攻擊,因為發生得太突然,讓我很難過。
我還記得在板橋車站拿出手機,看到一堆莫名奇妙的留言,當場就崩潰了,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大哭。如果留在美國,薪水高出10倍、地位也比現在高,更不用去聽這些酸言酸語。當下就覺得後悔,要是留在原本的工作就好了,沒必要選擇一條這麼辛苦的路。
當時,我有個好朋友看我這麼難過,就拉著我去木柵動物園。我還記得站在河馬區前面,我一直哭,說我受夠了、我不做了。但是朋友對我說,如果今天我選擇從動物園走出去,繼續回到團隊,我就會是一個不一樣的劉安婷。那天,我是全身顫抖地回到辦公室,可是我決定嘗試去接納自己,讓自己更勇敢(略帶哽咽)。這是珍貴的一課,任何一個扛責任的人,都需要經過這樣的歷練,我覺得很幸運,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能學到,下一次,我可以承擔得更多。
如果有人在和妳一樣的年紀,卻心裡仍存迷惘,請妳給一個建議的話,會是什麼?
可以有兩個建議嗎?
第一個建議是,就去試啊,沒那麼嚴重。沒試過怎麼知道?
第二個是,當你不知道怎麼寫自己故事的時候,去看看其他人怎麼寫他們的故事。蒐集很多人的故事後,再思考誰是你最想追尋的、哪些元素是你要的。先聽過世界上有很多不一樣的故事,才會知道有這麼多可能性,不會自我設限,以為眼前只有三條路可以走,其實,可能第四條才是最適合你的路。
劉安婷,1989年次,2008年從台中女中畢業,同時推甄上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與政治學系,也考上美國10所名校,最後選擇就讀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。2012年畢業後,曾於紐約某醫療顧問管理公司工作,後放棄高薪,回台灣籌辦Teach For Taiwan(為台灣而教)計劃。
劉安婷快問快答
想為自己打氣時讀的書
C.S.路易斯(Clive Staples Lewis),從《納尼亞傳奇》到哲學作品,他所有的書都喜歡。
每天一定造訪的網站
用手機看《紐約時報》(The New York Times)。
喜歡的運動
大學時喜歡游泳、騎腳踏車。嘗試過最極端的運動是滑翔翼。
最欣賞的人
耶穌,覺得祂超酷的。同年紀的話,林書豪。
最常出沒的地方
床。要是有時間,都在睡覺。
最適合形容自己的一句話
「莫名其妙」,因為有很多關於自己的問題,自己都答不出來。
洪震宇Ryan- 手不釋卷
- 文章數 : 124
注冊日期 : 2014-07-04
第1頁(共1頁)
這個論壇的權限:
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