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arning303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孩子為什麼要反抗?

向下

孩子為什麼要反抗? Empty 孩子為什麼要反抗?

發表 由 洪震宇Ryan 周二 10月 07, 2014 3:15 pm

孩子為什麼要反抗?
2012-09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:安妮特.卡斯特尚
◎摘錄整理自德國育兒寶典:《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》

教養過程中,親子之間沒有衝突與爭論是不可能的。想像一下,孩子對每個要求的回答是:「好的,媽媽。」然後立刻去做你要他做的事,你不覺得很奇怪嗎?

大部分的孩子天生就不是溫馴的小綿羊。他們比較像整天在打鬥的遊戲中,互相較量的小獅子。

小娃兒也想知道誰比較強

小小孩也想知道自己有多少權力與影響力,能在誰的身上、用什麼方式貫徹他們的意志。不過,孩子比小獅子麻煩的是:他們通常沒有年紀差不多的兄弟姊妹一塊兒長大。很多孩子根本沒有兄弟姊妹,因而需要父母作為練習反抗的對象。

這種樂於反抗的天性,是人類與所有哺乳動物的共通點,行為生物學上的專業用詞稱之為「攻擊性社會探索」:孩子會探索他們的影響力在他們的社會領域裡能到達多遠,能在誰的身上發揮什麼效應。

一個巴掌拍不響:孩子有充分理由做出異常行為

很多親子間的戰爭,是因為父母親陷入了「不當行為的惡性循環」。下面的例子,就是說明「爭取注意」如何成為一個惡性循環。每個箭頭,都可以對應圖表,起點則為孩子的異常行為。


孩子為什麼要反抗? 2uhsksx
→小蠻「胡鬧」。五歲大的他,為了引人注意,每晚上床睡覺時都要「鬧」一小時。不只要聽一個故事,而是要聽很多個,聽完總是又爬起來,要吃喝點東西,每隔一天就要求媽媽躺在旁邊陪他,因為他會「害怕」。

→媽媽注意小蠻,每天晚上至少講三個故事給兒子聽。小蠻通常要求講更多故事,而且還會哭。媽媽多半會讓步,繼續講故事。

→小蠻學到:我的「胡鬧」會被獎勵。他感受到:「只要一哭,至少還可以再撈到一兩個故事。看看我還可以得到什麼。」

→小蠻重複做出異常的行為。他繼續「胡鬧」、從床上爬起來、喊叫、哭泣、要求。

→小蠻媽媽很氣惱,很不情願注意他。剛開始她還很平靜,給他吃給他喝,然後再送他上床睡覺。終於有一天她失去了耐性,開始大吼說:「現在該結束了吧!每天晚上都這樣鬧!你真叫人受不了!」有幾次她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抓住小蠻,用力搖晃他,有一回她狠狠揍了他一頓。當她最後讓步,躺在小蠻身邊時,是一肚子怒氣,而且很不耐煩等小蠻睡著。

→小蠻愈來愈少得到自發性的關懷。他媽媽一想到晚上他總要胡鬧就很擔心。講故事根本沒有帶給她樂趣,因為她知道:小蠻永遠聽不夠。她的關懷不是發自內心,不是自願對兒子付出過量的關注,而只是因為他強迫她而已。當小蠻偶爾破例一次聽一個故事就心滿意足,聽完乖乖躺在床上時,他媽媽會非常高興,終於有自己休息的時間。她會避免再踏進他的房間。

→小蠻學到:必須爭取才能得到注意。他看出媽媽晚上不願與他分享她的時間。他想:「看來她不怎麼喜歡我,但是我要她陪我!我已經知道最好的辦法是什麼。如果晚上鬧一鬧,就可以讓她單獨陪我整整一小時!」從這裡再接著繼續循環。

→小蠻重複他異常的行為。第二天他又胡鬧⋯⋯

關鍵5招,終結親子戰爭

你可察覺到,你與你的孩子也陷在類似的惡性循環裡?或者你很想避免陷進去?以下5招,可有效從這種循環中脫身。

1. 不鼓勵不當行為

父母的手足無措或心煩不已,往往讓孩子佔上風,適得其反的增強孩子的不當行為。像是「活該」、「真受不了你!」等充滿貶抑的負面回應,也會讓孩子解讀成:「既然我已經得不到關愛,那麼至少要得到排斥」。

2. 傾聽孩子的心聲

積極的傾聽,讓反抗變多餘。傾聽是一種「翻譯」,將孩子的訊息翻譯出來。例如:接孩子放學,他玩得開心不肯走,你可以說:「我怎麼偏偏現在來接你,你玩得正高興!」之後不必跟孩子爭論,只要堅持現在得一起回家。

3. 傳達「我訊息」

孩子行為不當時,真心說出你的感受,改變孩子行為的可能性將大為提升。如果孩子因為不想上學而大哭,你可以說:「我很同情你還不喜歡上學。如果上學能讓你覺得更有趣,我會非常高興。」一句神奇的「我很同情」也隱含了言外之意:「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。」

4. 賦予孩子更多責任

相信孩子,他真的可以自己決定「和需求有關」的事。父母一味剝奪孩子做決定的權利,孩子便無從了解自己的需求,也沒有機會學習負起責任。父母的信任幫助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,以及接受「自己必須承擔決定的後果」。

5. 主動的關注

父母愈是主動付出關懷,孩子就愈不需爭取關注。比起時間的長短,更重要的是規律性。不妨在家庭中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,讓孩子一天當一次「老闆」,決定這段親子時間要做什麼,這樣他在其他時間會比較容易接受規矩和界限。(摘自《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》,天下雜誌出版,安妮特.卡斯特尚 著,陳素幸 譯)


洪震宇Ryan
手不釋卷

文章數 : 124
注冊日期 : 2014-07-04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