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蘭:希望是痛苦的擋火牆
Learning303 :: 生涯幸福 :: 幸福!YA(耶)!總匯
第1頁(共1頁)
洪蘭:希望是痛苦的擋火牆
在研討會上,發現坐在我旁邊的教授眉頭深鎖。探問之下,原來他的博士生傳簡訊來說,不想讀了,要休學。我吃了一驚,休學這等大事,怎麼用簡訊來通知指導教授?難怪開學時,我請學生不具名寫下人生目標。兩百個學生中,竟沒有一人想當老師。
不久前,立法院有個國立大學學生,大剌剌坐著跟部長嗆聲,完全不甩教育部長。
師道式微,真是不由人不感嘆。不過我很好奇,最難的資格考都過了,為何不念呢?
原來現在博士不值錢,念完出來,不見得找得到工作,不如先休學去卡位。
在談論讀書苦的問題時,我們兩人不約而同想起一個實驗。
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把以色列軍醫院中,重傷(踩到地雷被截肢者)和輕傷(跌斷手腳者)的士兵分成兩組做疼痛實驗:受試者需把手伸進攝氏四十八度的熱水中,在感受到疼痛的那一剎那,告知研究者(這是疼痛臨界點),然後繼續把手放在熱水中,直到不能忍受為止(這是疼痛忍耐度)。
結果發現,四十人中,輕傷組的臨界點是四.五秒,重傷組是十秒;輕傷者忍耐度平均二十七秒,而重傷組是五十八秒。這表示,疼痛的忍受是可以鍛鍊的,吃過的苦愈多,愈能忍受苦。
古人說「疾風知勁草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受試者同時也包括了癌症末期患者。這些人雖然受過多次化療的痛苦,但是他們的疼痛臨界點及忍耐度竟然比輕傷者還低,令研究者非常不解。
後來發現,痛苦跟心理預期有關。若是受苦後,情況會好轉,那麼這個苦可以忍受。傷得愈重,期待復原之心愈強,愈能忍受痛苦,所以重傷者比輕傷者能吃苦。但是對癌症末期病人而言,痛苦只代表他們的病情更加重,離死亡更近了,所以痛苦變成難以承受的恐懼,就一點也不能忍受了。
若不是這個實驗,我們不會想到,「希望」竟是痛苦的擋火牆,人只要有希望,就可以活下去。其實做學問也是,十年寒窗的苦讀,若沒有「一舉成名天下聞」的希望作後盾,這個苦大概也是吃不下來的。
痛苦還有另一個特點:愈是痛苦的事,愈是要一鼓作氣把它做完,一旦中間停頓了,再做時,痛苦會更深。這個實驗是給兩組受試者聽五秒和四十秒震耳欲聾的噪音,再評估最後五秒的難受度。令人意外的是,雖然四十秒組忍受噪音的時間是五秒組八倍長,評分卻比五秒組好。因為,他們的大腦已開始適應噪音,「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」,就不這麼痛苦了。
這實驗還有第三組,給受試者聽三十秒噪音,中間休息五秒,然後再聽五秒鐘。結果這組的評分最差,因為他們的適應被中斷了,再聽噪音時,覺得完全不能忍受了。人其實相當有適應力,讀書痛不痛苦端看他追求知識的熱忱、對自己的期許,和未來能不能施展抱負來決定。要培育人才,不是只有撒錢買儀器。給學生希望,讓他看到生命的目的比錢更重要。
洪震宇Ryan- 手不釋卷
- 文章數 : 124
注冊日期 : 2014-07-04
Learning303 :: 生涯幸福 :: 幸福!YA(耶)!總匯
第1頁(共1頁)
這個論壇的權限:
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